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舟山轉進69周年 集中力量 保衛臺灣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「舟山轉進」發生於民國三十九年五月,我軍在短短數天內,有效率的將分布在舟山群島的十二萬餘國軍,以及二萬餘當地居民,祕密轉進至臺灣,增進復興基地的國防實力。本期《榮光雙周刊》帶領讀者回顧這影響許多人,但已逐漸被遺忘的歷史事件。
 立足舟山
 對日抗戰勝利後,中共積極壯大,並發動全面叛亂,一面在各大城市宣傳反戰、激發民眾抗爭,一面運用各種手段攻擊我軍。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上海保衛戰同時,共軍圖謀在我軍慌亂之際,派軍一舉攻占舟山群島。
 那時我軍利用舟山群島等島嶼為立足點,結合東南沿海各島嶼駐軍,不斷對東南沿海、長江口等地進行突襲。尤其島上定海機場擴建後,我軍利用其對上海、南京、杭州等城市進行猛烈轟炸,使得上海等地工業陷入停頓。因此迫使共軍開始籌劃進攻舟山群島。因當時共軍主要依靠木帆船渡海,且沒有空軍掩護,因此決定首先攻取舟山群島的外圍島嶼,再進攻舟山本島。
 共軍蠶食
 為了進攻舟山群島,共軍進駐附近沿海地區進行戰訓演練,同時徵集並改造船隻。共軍於七月、九月、十月分別以優勢兵力進攻大榭島、金塘島、桃花島,守島我軍雖奮勇抵抗,但共軍每每利用惡劣氣候,我軍飛機無法起飛,再配合大陸沿岸密集炮火,以優勢兵力強襲,導致數千我軍為國捐軀,三島分別為共軍奪占。周邊諸多小島嶼的我軍,為了避免被各個擊破,相繼奉命撤離。
 外圍島嶼相繼被共軍攻占,敵方開始輕敵,以求速勝。此時我軍加快腳步調整部署,建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舟山指揮所,以郭懺為主任,石覺為副主任並兼任舟山防衛司令。同時增兵舟山群島,例如從汕頭調來胡璉率領的第十二兵團轄下第六十七軍,使得舟山群島我方軍力增強。並同步加強登步島上的防禦工事,目的即是希望能夠守住舟山本島。
 登步大捷
 十月下旬,我軍在金門保衛戰獲得大勝,但共軍仍在十一月三日夜晚,集中四個營兵力,利用大雨我軍飛機不能起飛時機,渡海進攻登步島。共軍登島後曾一度攻占四分之三登步島,但我軍雖退守島北部雞冠礁一帶,但仍沒有放棄,且利用共軍沒有及時攻占雞冠礁渡口的時機,即時增援。
 四日上午,我軍四個團陸續登陸增援,在我空軍的轟炸掩護下,向共軍發動進攻,也減弱了共軍原有的登陸優勢。五日,我軍繼續增援,同時出動空軍對解放軍陣地進行轟炸,壓制桃花島上共軍支援炮火。共軍無法再派出部隊增援,在分析局勢後,為避免重蹈金門失利的覆轍,決定撤退。登步島我軍重挫共軍,使其攻占戰略無法遂行,迫使共軍暫停對舟山群島的進攻規劃。
 硝煙再起
 直到十二月,共軍決定將對舟山群島的進攻,改為陸海空三軍共同作戰,並且從各地徵集了大量船隻,並對船隻進行改造,確保一次可以運載十萬人以上部隊登陸。共軍陸續獲得蘇聯援助戰鬥機、轟炸機等,已經漸漸奪取東南沿海舟山地區的制空權。
 三十九年四月底,共軍攻占海南島,我軍震動,加之我軍已經失去舟山群島地區制空權,我空軍優勢不再,無法執行封鎖長江任務,防守舟山群島風險提升,另外高層根據臺灣優先的原則,決定從舟山群島轉進。
 舟山群島轉進進行極為隱密,從五月十三日晚間祕密進行,各軍、師級單位、防衛司令部、浙江省政府、省議會等行政人員、港口司令部等依序登船,行動均在黃昏後進行,拂曉前船隻離岸。五月十六日浙江省主席石覺向舟山民眾發布「告別定海民眾書」,當日晚間,蔣公在中央廣播電臺就海南和舟山的我軍轉進之事,發表「告大陸同胞書」,我軍全部離島,舟山轉進圓滿完成。
 審時度勢
 我軍高層分析,共軍獲得新型戰機後,我軍原有的海空優勢,不再有空中優勢,進而失去制海權,將無法守住舟山群島,並同意美國第七艦隊前司令查爾斯.柯克上將的建議,決定從舟山轉進,集中兵力保衛臺灣,讓反共基地益趨鞏固,也為日後復興基地的國防實力,打下彌足珍貴的良好基礎。
 金門保衛戰、登步島戰役及舟山轉進,戰果雖有不同,但三軍協力互助合作的精神,並無二致;也使共軍短期內不敢再越雷池,進取臺澎金馬,在我軍此一階段的戰史上有深遠的意義。舟山轉進以國府官員和我軍官兵為主,也包含二萬當地民眾,部分民眾日後成為軍公教人員,為建設臺灣添了一份新生力量。(文/陳巍杉整理;相關文章請見下方及六版)
 
(點閱次數:428)